找到相关内容142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宗教: 作为一种抒情方式

    神秘生活的超越领域,或者流于直接人际关系的博爱” 。在这个“祛魅”的过程中,宗教中一切超的成分都将在理性思维的洞察下变得难以接受,就如尼采所说“上帝死了”,人不再需要听从上帝的安排,而只要服从自己的...我们在寺庙里燃起一支香的时候,当我们默默祈祷的时候……我们其实都在表达着一种隐秘的渴望 ,一种对不可预测的忐忑不安。在西美尔看来,一切超世界、教会教义、教堂和寺庙,都不是真正的“宗教”,这些只是宗教...

    唐忠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0571083741.html
  • 明一法师答:为人助念有何好处?

    事情,对于学佛来说实在可贵,是菩萨道的体现,是自利利他的落实。但是,对于初学佛的人,或者说没有过助念经的人,他们也会因为没有经验而手忙脚乱。如何正确帮助病人或者说处于痛苦的人念佛,实实在在也存在很多...

    明一法师

    明一法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9/06/21524485133.html
  • 五种食物不要吃得太新鲜

    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本身无毒,但吃下后在体内会氧化成毒性很大的二秋水仙碱。据实推算,只要吃3毫克秋水仙碱就足以使人恶心、呕吐、头痛、腹痛,吃的量再大可出现尿血或便血,20毫克可致人死亡。干品黄花菜是...

    君合

    |素食健康|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11143991290.html
  • 胡五峰的体用思想与佛教二谛思想的比较初探

    君子谓之心也,必有性焉,然后能存。”                           〈卷三纷华篇〉  这句话是说,“性”非事物或存有物的“原因”,“心” 亦非对裁制的“超主体性”。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心与性”之关系,是不能像传统形上学一样,将“性”或“存有”看成事物的“第一因”或“超的根据”,而是一种人与存有“互为隶属”性。[注十三]  (五)胡五峰与朱子体用思想同异之略述  胡五峰与朱...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445845.html
  • 重返六祖禅

    答案,回到六祖禅,可能是重振中国佛教的路经之,以下择要述之。  一、从外在的超对象到主体的宗教性  近代德国学者齐美尔认为,传统的宗教教义对于近代无神论来说,的确已失效。但这不是自然科学或历史科学的...后果,它使“人的内在需要站在空白的零点上”。启蒙文化使信仰的超教义内容变得不可信了,但这又首先是因为信仰主体与信仰对象(超内容)的分离。在原初文化中,信仰主体与信仰对象(超内容)是一体的。主体...

    姚南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13565070.html
  • 印度早期禅法初探——奥义书的禅理

    相辅相成,是二而一,是习定的重要手段,在向超的精神顶峰攀登中共同起着无可你替的决定性作用。这就是说,“定、慧”的修持,到了超的深层次时,便能当下直接地顿悟,亲证“一切来源于我”的梵我一如的境界。  对于这种在深层次的定慧加行中所产生的超效应,同书第一章第11、12两个颂还有更确切的表述。  (Ⅱ)悟知神明已,粉碎众桎梏;由灭除烦恼,断绝生与死。  沉思彼之故,产生第三境:肉体消亡时,升华世自在; ...

    巫白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0548925.html
  • 实在与知识

    的纯然实在论及其结果来比较,则佛教逻辑是一批判的,否定的系统。由於对日常生活的认知作较深的理解,佛教就在存在之经验的实在幕幛後面找到超的源泉,了解事物的如实相。依照Candrakirti只有透过神秘...澈底的、实在的看法,此後部我们将其视作一种超的看法。凡感官所认知的就不受推论认知的支配,凡推论所认知的,就不受感官认知的支配。实在论者认为当火呈现在眼界中而由视觉认识时,这便是感官知觉之一例。当相同的...

    张尚德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548418.html
  • 论后现代主义的华严趋归

    症结的渊源都可追寻于自柏拉图以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以及由此衍生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理性主义传统,针锋相对地否认超所指,颠覆在场的形而上学,主张阐释的多样性和不可终结性,他从尼采和海德格尔处借来创造性的...。   德里达对于延异,删除下书写、踪迹、增补、播撒等概念的提出和阐释进一步摧毁了超所指和在场的形而上学,他以在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一系列概念如本体,实在、自然、理性上划×的方式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既...

    桑大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1245079048.html
  • 论僧肇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思想

    )所能表达,对此“非非”之境,只能作无名无说的超之悟。故其言:“经云般若义者,无名无说,非有非无,非虚非实。虚不失照,照不失虚,斯则无名之法,故非言所能言也。言虽不能言,然非言不能传。是以圣人终日言而未尝言也。”(同上)僧肇已经见到,超世界(非非之境)是日常语言无以言说的,然而要向人们说明超世界的“无以言说”,又只能利用日常经验理性所使用的名言概念,困窘之下,无计可施,只有一边使用日常语言,...

    李振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61555783.html
  • 试谈佛法的经验直观原则及其异化

    现观证明的世俗法住智)看得很浅甚至虚无化,而经常在超真性本体假设基础上谈论诸多真妄关系、体用不二的思想和觉受,希望跨越心理次第观照而顿悟契入果地的涅盘智。  这也是归因于方法论问题,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带有时间性起点假设、发生论第一因假设、作者或主宰假设等,何况本体或存在概念更具有主观理解的层次差异。带有超特征的形上概念归结通常在方法论意义上无效,所以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拒绝了唯物、唯心的本体范畴说,超...

    Maharest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23759871.html